以技術創新構建金融風險“防火牆”
西方將飽受內部矛盾信息的折磨真相是戰爭的第一個受害者。
2022年,台灣將舉行第三次九合一選舉,若政黨格局固化,勢必刺激民進黨謀獨冒險,兩岸關係恐麵臨持續衝擊。中新社記者張斌攝兩岸共同市場正在形塑台商台企大有可為去年,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》(ECFA)繼續實施,台灣將繼續享受延續多年的高額關稅減免。
同時,大陸對兩岸民間往來的態度是開放和包容的,兩岸同胞血肉相親,隻有多往來、多交流才能避免民意誤解、對撞。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實力,是大陸方麵增強牢牢掌控兩岸關係主導權的基礎和保障。兩岸關係的時與勢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、促進和平統一的力量一方,隻要看到大陸掌握的主導權、主動權,就會對兩岸關係抱持信心。
《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》(RCEP)生效,在大陸台資企業可充分享受RCEP成員方關稅及原產地規則優惠。大陸方麵對台灣問題的態度是一貫的,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,堅持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,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。
3月,於中國另一重要政治生活之一的全國兩會上,兩岸關係料將成為關注重點之一。
數字不會說謊,民進黨當局意圖推動兩岸經濟脫鉤,但兩岸經貿高速增長維持多年,反映了客觀的經濟規律,兩岸共同市場正在形塑。據日本《產經新聞》27日消息,安倍在節目中主張,鑒於俄烏局勢,日本國內應該探討與美國的核共享相關問題。
安倍25日在眾議院議員會館的一場會議上,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表評論稱,這對日本來說也是一個嚴峻的時刻,可以預測中國將如何應對台灣(問題)。安倍關於核武器的說法,要麽是不懂,要麽就是為蹭熱度,目的還是借此渲染別國威脅。
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、研究員胡繼平27日對《環球時報》記者分析稱,日本作為唯一遭受核武器打擊的國家、《核不擴散條約》的締約國,據說早在冷戰時就秘密研究過擁核的可能性,但因為政治和外交成本過高,結論是擁核得不償失。安倍雖然找補稱,在台灣問題上轉向戰略清晰並不意味著不尊重一個中國原則,但他強調:西方國家應表明,我們不會允許武力改變現狀。